“电商+产业”破解松潘高原“山货难销” 浙川协作结硕果
“在建设过程中,浙江给予了我们80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,更在人力包括党建引领各个方面,为我们园区的建设发展持续赋能。”9月24日,在介绍四川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(松潘高原农特产业加工园)时,松潘县镇江关生态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闫永军如是说。
“在建设过程中,浙江给予了我们80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,更在人力包括党建引领各个方面,为我们园区的建设发展持续赋能。”9月24日,在介绍四川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(松潘高原农特产业加工园)时,松潘县镇江关生态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闫永军如是说。
近年来,浙江省在阿坝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中,推动援建资金项目向民生倾斜、向基层倾斜。据统计,“十四五”以来,浙江累计向阿坝州投入援建资金33.73亿元,实施项目819个,累计派出干部62名,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84人。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,深切缅怀英雄烈士不朽功勋,更好弘扬英烈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。阿坝州精心部署、务实举措,扎实推动“红色九月-传承英烈志 奋进新征程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
9月16日,松潘古城的主干道上,游客络绎不绝。沿街设置的施工围挡,并没有影响游客拍照打卡的兴致。“来来来,我们到这里拍一张合照。”台湾游客刘何昌被茶马文化雕塑、花灯等特色景观吸引,连声招呼旅行团成员一起合影。
穿越历史的烽烟,我们见证了巴蜀大地各民族团结抗战的感人史诗。从宣传抗日救国号召康藏同胞共赴国难,到松潘关外24部落30万藏族同胞请缨杀敌;从各族群众捐款捐物支援抗战,到近30万川康彝汉民工以生命修建乐西公路。在赢得那场伟大胜利的过程中,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
电报上的消息简短,却足以让这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此前一切的胜券在握,瞬间化为泡影
如果细想,人的一辈子也像是在走一场长征:前头雾气蒙蒙,脚下又冷又湿,身后始终有人催赶——你敢往前走,却不知道彼岸是福还是祸。但历史上的长征,远比我们一般人的生活艰难百倍。“红军不是铁打的,也不是神仙”,那时候究竟有多险,有时候你光听人口口相传讲几句,未必能想象
2025年8月28日,成实外教育集团与松潘县人民政府合作领办松潘中学正式揭牌,标志着双方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关键一步。此次合作以“政府+优质教育集团”的创新模式,成实外教育集团将派驻9名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团队,并开设特色"成实外项目班",整合成实外优质资
为积极培育实景三维四川多类型应用场景,推动实景三维建设工作成果转化,加快构建实景三维四川应用生态,切实发挥数据要素保障效能,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、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、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(四川省数据局)组织开展了四川省2025年实景三维数
田间地头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部分青稞已被熟练地割倒、扎成整齐的麦捆,静静躺在地里等待运出;其余则依然挺立,在阳光下迎风舒展,等待着镰刀的收割。忙碌的身影中,农牧民们互帮互助,分工有序:有人埋头收割,镰刀起落间满载希望;有人驾驶电瓶车穿梭往返,将捆好的青稞运往
长征那会儿,红军部队在1935年8月翻过雪山后,就进了四川西北部的松潘草地。这地方海拔超过3500米,面积大得很,占松潘县总土地的四成多。表面上看是片绿油油的草原,可底下藏着沼泽,踩上去容易陷进去拔不出来。
6月9日8时,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电商产业园内,阿坝龙莉直播间准时开播。“经过一年多的运营,现在牦牛肉的日销量可达800斤。”龙莉说,她销售的产品中,80%来自松潘。
红军长征,两万五千里,名头响当当,但你知道吗?其中最惨的一段,就是1935年6月到8月,翻夹金山、过松潘草原那几天。按理说,红军一天能走70公里,这点路不算啥,可为啥短短几天就掉了两万多人,还不是打仗死的?
6月9日8时,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电商产业园内,“阿坝龙莉”直播间准时开播。“经过一年多运营,现在牦牛肉日销量可达800斤。”龙莉说,她销售的产品中,80%来自松潘。
6月1日清晨,海拔3000米的松潘高原飘着细雨,却难掩登山者们的热情。在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,随着嘉宾的鸣笛发令,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名专业登山者和户外爱好者正式踏上"川西小珠峰"的征程,标志着由松潘县人民政府、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,松潘县委宣传部、松潘
5月22日,在第24个“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之际,为深入践行“万物共生、和美永续”主题,松潘生态环境局联合松潘县林草局走进川主寺镇第二小学,开展“小手拉大手 共护生物多样性”专题宣传活动,3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,在丰富的互动体验中探索自然的奥秘。
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交界的大山里,卧着一条606公里的钢铁巨龙,它一头拴着成都的火锅味儿,一头系着高原的牧歌声,以时速200公里的优雅姿态穿云破雾,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前行,它就是举世闻名的川青铁路。
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交界的大山里,卧着一条606公里的钢铁巨龙,它一头拴着成都的火锅味儿,一头系着高原的牧歌声,以时速200公里的优雅姿态穿云破雾,在崇山峻岭间蜿蜒前行,它就是举世闻名的川青铁路。
5月13日至15日,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“发现最美铁路・乘天堑云梯,走四色川青”主题活动正式启动。川青铁路这条蜿蜒千里的"天路",不仅让"早上在成都吃碗面,中午到九寨沟看雪山"成为新常态,更在雪山圣湖与烟火人间架起了发展通途。
5月13日至15日,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“发现最美铁路・乘天堑云梯,走四色川青”主题活动正式启动。当晨曦穿透云雾,银白色的动车组如长龙般掠过岷山之巅,川青铁路不仅将松潘古城与成都平原的时空距离压缩至两小时,更以钢铁为笔,在川西高原的壮美版图上勾勒